主題 |
金融調研: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及對策 |
作者 |
胡燕燕(人民銀行贛州市中支) 歐陽青(人民銀行大余縣支行) |
調研背景 |
金融精準扶貧難就難在“精準”二字,要一改過去那種放放款子,給給票子,“大水漫灌”模式,就得體現出“精準”二字。筆者通過深入金融一線,走訪了解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并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 |
調研時間 |
2016年7月 |
![]() |
? ??本文僅為個人研究觀點,不代表作者供職單位意見。 ? ? 本站專稿? 金融精準扶貧難就難在“精準”二字,要一改過去那種放放款子,給給票子,“大水漫灌”模式,就得體現出“精準”二字,而金融扶貧難就難在以下幾方面。 ? ? ? 一、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 ? ? ?(一)金融精準扶貧的對象確認難。精準金融扶貧對象除能享受一定數額的穩定財政貼息資金外,還能享受到國家的其他各項政策扶持。如何確認扶貧對象,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明確標準,因此,對扶貧對象的確認自然會增加不少人為因素。 ? ? ? 如何避免被人牽著走,造成被動扶貧;避免被人弄虛作假,造成虛假扶貧;避免人情放貸扶富民,把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到扶貧對象上,確定扶貧對象就是首要任務之一。 ? ? ?(二)金融精準扶貧目標明確難。金融扶貧是一項長期的政策性業務,而每個貧困者所處環境、資源、稟賦、致貧原因不盡相同。據中央農辦統計,截至2016年5月末,建檔立卡貧困戶中致貧原因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因病致貧占42.2%,因缺資金致貧占35.4%,因缺技術致貧占22.3%,因缺勞動力致貧占16.8%,因學致貧占9.0%,因殘疾致貧占5.8%,有些貧困戶存在多個致貧因素。 ? ? ? 其中,缺知識、缺資金、缺技術等致貧的貧困戶占比為66.7%,可通過幫扶措施阻斷相關因素,做到能扶必扶;因疾病、殘疾、缺勞力等問題致貧的貧困戶占比為64.8%,致貧因素只能緩解而無法徹底解決,需要社會政策兜底應保盡保。 ? ? ??金融扶貧的目標不盡相同,達到什么程度才算脫貧?期間脫貧時間長短不一,與財政貼息期限(目前是財政貼息三年)、政府脫貧目標和時間要求如何銜接一致,目前也并無統一標準。 ? ? ?(三)扶貧貸款風險如何控制及考核方案如何單獨考核難。當前金融扶貧貸款普遍實行的是財政貼息,由財政在商業銀行存入一定數額的存款。為此,政府相關部門要求商業銀行按存入資金的約定倍數發放扶貧貸款。而扶貧對象缺乏抵押物,缺乏勞動力,無一技之長,信用度較低是普遍現象。對于商業銀行來說 ,貸款風險大、不易控制,這在商業銀行實行貸款終身負責制考核方案前提下,無疑直接影響客戶經理的放貸積極性。 |
|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轉到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