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閻岳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13日
? ? ? 4月12日,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機構投資者投資價值信心指數為141.32點,環比上升7.99點。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境內外長期機構投資者的看法基本一致:估值較低,成長性好,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
????近年來,A股市場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優化,特點之一是境內外投資者持倉比重穩步提升。讓更多長期投資者認識到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為其創造適宜的投資環境,是監管部門一直在做的工作之一。
?
????“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這是3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的要求。緊接著,證監會表態要“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銀保監會則強調“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托投資、公募基金等各種渠道,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
????進入4月份,“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的聲音和舉措不斷得到強化。4月9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說,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倉占流通股的比重由三年前的17.6%增長至24.3%,我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為居民財富和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引力場,投融資平衡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逐步成型。 ?
????4月11日,證監會等三部門發布通知強調,鼓勵和支持社保、養老金、信托、保險和理財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
????吸引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入場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除了常規的QFII、滬深港通等進入A股市場的渠道外,在引進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方面,證券交易所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北京市根據北交所的特點,提出要抓緊推出北交所指數,開拓新產品、新業務,積極吸引長期投資者和外資參與。上交所則面向國際投資機構舉辦推介活動,后續還將推出分行業分主題的國際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活動和上交所市場國際路演,不斷提升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今年年初,深交所也曾與香港交易所舉辦跨境投資推介會。 ?
????筆者認為,這是吸引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比較直觀有效的方法,既傳遞出A股市場改革開放的堅定態度,又向市場釋放了鼓勵價值投資理念的信號。后續,隨著QFII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滬深港通標的的穩步擴圍,滬倫通機制的拓展優化,以及其他體制機制的建立完善,將為外資有序流入A股市場創造更加適宜的環境。
?
????中美利差12年來首次“倒掛”是市場近期的焦點話題之一。對此,筆者認為,這只是中美不同貨幣政策走向下出現的短期現象。在穩增長“組合拳”的施力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水平,境外資金持續流入的動力仍然充沛。 ?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3.94萬億元,全年增加5354.34億元。據統計,這是境外投資者連續第三年增持境內股票。今年的數據表現,也值得期待。
?
????現在,A股市場這棵“梧桐樹”的生長、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更多的境內外“鳳凰”棲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